close

貴氣的奢侈品——赤色珊瑚

別名:阿卡(Aka)、赤血珊瑚(RedCoral)

水深:110~360m

海域:臺灣地區東北方向、高雄外海、宜蘭五節外海、紅頭附近(蘭嶼海域)。

最受關注的7種珊瑚1.jpg  赤色珊瑚生長在海深110~360m的海底岩石或者峭壁上,流動的洋流帶給浮游生物豐富的氧氣,這使得珊瑚蟲可以茁壯成長。蘭嶼海域的赤色珊瑚生長深度較深,最深約360m。而在宜蘭五節外海,50~60m的深度也會撈到色澤很鮮亮的赤色珊瑚,但是材質較差,產量也很少。赤色珊瑚樹形一般不大,重量以300~800g較為多見,重量在2kg左右的就是大樹形了,而撈到5~6kg的更是有的事情,撈到這種珊瑚的水手一定會得到船長的獎

最受關注的7種珊瑚2.jpg 赤血珊瑚以獨枝居多,很少有扇形連體生長的,白芯偏向背部,甚至會貼近表皮,通體呈現玻璃質感。

赤血珊瑚顏色為黑紅到牛血、赤紅、粉紅甚至會有白色(白色的是極其稀有之物)。赤血珊瑚無論顏色深淺,其造型、紋理、質地基本相同。但也有少數海域產區的赤血珊瑚會有濁質和較明顯的紋理。

最受關注的7種珊瑚3.jpg  赤血珊瑚呈現玻璃質,微透明,密度、硬度都較大,切割拋磨加工時易產生高溫,容易崩裂,所以要非常小心。也由於赤血珊瑚的微透明特性,所以在接近照明光源時瑕疵可以一覽無遺,這是鑒別赤血珊瑚優劣的一個重要方法。顏色較深,質地優良的赤血珊瑚往往非常稀有,價格也會很高。赤血珊瑚多被加工成圓球、橢圓戒面,早些年主要銷往日本,在中國及韓國、印度等地也深受人們喜愛。

最受關注的7種珊瑚4.jpg  

紅珊瑚中的珍稀成員—桃色珊瑚

 

別名:Momo Coral

水深:110~360m

海域:主要產於臺灣海域,高雄以西 200m深海裡經過東沙群島下方、蘇澳外海龜山島、彭佳嶼、雞仔瀨、釣魚臺、綠島(火燒寮)附近、蘭嶼(紅頭)附近。1923年一個日本人在基隆外海釣得第一株桃色珊瑚,開啟了桃色珊瑚的歷史。桃色珊瑚的名字源自於水果桃子的顏色。

最受關注的7種珊瑚5.jpg

 

桃色珊瑚的三大產區

No1臺灣蘇澳外海以北到龜山島、彭佳嶼、赤尾嶼、釣魚臺

此海域是最優良的桃色珊瑚產區,珊瑚株體較大,平均重量有600~15000g,顏色均勻,出水變質率小,低於0.3%。這裡的洋流水溫適宜,有豐富的浮游生物可供珊瑚蟲食用,是珊瑚生活生長的絕佳環境。此海域俗稱大興東,最高級別的珊瑚製品原料,大都來自這個區域。

最受關注的7種珊瑚6.jpg

No2臺灣綠島、蘭嶼附近以及巴士海峽之間的海底山脊。

集中在綠島和蘭嶼之間的海底山峰、蘭嶼的南方鵝鑾鼻等地,水深200~360m。此處的桃色珊瑚體型比較長,產量較多,重量以300~3000g居多,也有少數重量可達20kg。顏色方面,桃紅色的較少,多為中色至淺色。由於來自菲律賓外海的高鹽和高溫黑潮以每秒一米的強勁流速,帶來了豐富的微生物,使得此處的珊瑚生長速度較快,因此顯得比較粗和直,有“甘蔗節”的綽號。過快的生長速度也使得它們品質一般,並且此處的桃色珊瑚自19世紀末開採至今,活枝甚少,以倒枝再生的居多,出水質變率高達30%左右。顏色鮮紅且質地堅實的較少,一般用於雕刻人物和鼓珠。

No3高雄外海沿200m等深線吉貝嶼至東沙群島上方到海南島海域。

此海域紅珊瑚產區多在200m等深線以下,屬於臺灣海峽速度緩慢、高溫、低鹽的洋流區域。少部分區域由於生長環境的地質較好,所以珊瑚的顏色、形狀都很不錯。但是大多數區域泥沙較多,而它們一旦被海流揚起,便會對珊瑚蟲的生長產生很大影響,甚至導致它們的死亡。這些珊瑚形成的表皮被菌蛀侵蝕之後,等到環境適宜的時候,新的珊瑚蟲便附著在倒枝、蛀洞外表繼續生長。此海域的珊瑚也屬於生長較快的品種,再生較為普遍,顏色也比較淺,出水後常發生質變,粗絲、幹脯或者褪色現象可達40%左右。這一產區被臺灣地區漁民稱為“香港西”,此海域還可以長期開採。

最受關注的7種珊瑚7.jpg

值得著重提出的是此地區也產一種被西方稱之為Angel Skin的珊瑚,也就是天使之面。天使之面顏色粉勻,質地如嬰兒的皮膚般細膩,細膩嫩白裡還透出一股粉紅的色澤,十分迷人。此外,釣魚臺海域也有著豐富的桃色珊瑚資源,臺灣南方澳的船隻經常往返于此,開發不為人知的寶石珊瑚作業新海域。

 

 

猶如少女肌膚般的Miss珊瑚

 

別名:粉色珊瑚、美西珊瑚

 

水深:280~700m

海域:臺灣赤尾嶼東北、台東外海、鵝鑾鼻外海、屏東車城外海和東沙群島南方。

 

最受關注的7種珊瑚8.jpg

Miss珊瑚最初在臺灣並沒引起關注,後來因為歐洲女性非常喜愛粉色珊瑚,而被義大利的珊瑚商搶購一空。Miss珊瑚主要集中在臺灣地區的東南部,東沙群島西南、台東外海蘭嶼南方、東港後壁湖、鵝鑾鼻外海、釣魚臺的東北(赤尾嶼)等區域,水深在280~700m,其中東沙群島的產量最不穩定。

 

Miss 珊瑚的顯著特性:

 

1)棲息地比較集中,不會散居。

2)顏色多屬於粉色系或者白色,沒有較紅的顏色。

3)枝梢一般呈現透明質感,株體呈扇形,白芯靠近後背,迎著洋流的正面比較均勻光滑,背面紋路較明顯,色澤也稍深。有些Miss珊瑚有水壓紋,但都在後面。Miss珊瑚出水穩定後經打磨可達到完美。

 

最受關注的7種珊瑚9.jpg

 

Miss珊瑚產自哪裡?

Part1.東港後壁湖產區

在鵝鑾鼻尾向西17海裡,專門打撈珊瑚的船長陳萬對的船隻在此海域280~320m的水深處首次發現了Miss珊瑚,捕得36~42kgMiss珊瑚後返回。隨後“金昌隆”13號船長尾隨跟蹤,前去捕撈。這裡的珊瑚株體較直,細枝較少,色澤豐潤。此產區現在已經過了Miss珊瑚的盛產期,但卻依然是被人們所津津樂道的一個產區。

Part2.蘭嶼南方產區

這一產區曾被一位低調的船長默默打撈了四年之久。其他產區所有赤色、桃紅、深水珊瑚都是長在質地堅硬的礁石上的,唯有此產區的紅珊瑚如同栽培的水稻,是生長在泥土裡的。珊瑚長在泥土裡抓地力不強,易於捕撈。此產區的紅珊瑚非常密集,99%是倒枝,顏色稍綠,表面有被煙熏的痕跡,表面布有黑層,可能是海底火山所致。珊瑚根部有大量薄層,說明在生長的過程中死亡後,又恢復生命進行了二次生長。這一地區的紅珊瑚出水後幹脯現象嚴重,說明曾遇到過火山期高溫。沒有被侵蝕的紅珊瑚一般都色澤均勻優美、質地優良。

最受關注的7種珊瑚10.jpg  

極難打撈到的深水珊瑚

 

別名:深水(Deep Sea Coral)。

水深:6001800m,多數在9801280m,極個別在1800m

海域:中途島海域。北緯35°~36°,東經170°~180°。

深水,顧名思義,此種珊瑚的生長水域比較深,生長在6001800m水深處,有花紋。顏色有紅色、淺粉色、白色,其中白色的非常少。顏色靚麗,有透明質感,有的紅白相間,似雲紋一般。深水珊瑚枝幹呈飽滿的圓柱狀,背部有壓力紋,正面有明顯的花斑,圖案如“神戶牛肉”“雪花牛肉”。深水珊瑚如果是顏色粉嫩均勻,無壓力紋,價格會非常昂貴,甚至會高於Momo天使面的價格。

 

最受關注的7種珊瑚11.jpg

深水珊瑚以北緯36°為界,界線以北的株體較大,一般用來做圓珠,特別大的樹枝也被用做雕件,而顏色均勻、質地良好的小枝,則多做成戒面或者吊墜。

去中途島打撈深水珊瑚是一件非常艱苦的事情,光是去程就要近20天,再加上回程的20天,作業3個月是很正常的事。澎湖馬公港船長曾一坤最長的一次作業時間為兩年半,不過,那一次他的收穫也頗豐,得到了差不多價值幾千萬台幣的紅珊瑚。此作業區在水深350~450m處撈得的一般都是南枝珊瑚,南枝珊瑚大都為白色,很少有淺粉紅色的。在500~550m處撈得的一般是美都珊瑚(Mid Coral),美都珊瑚枝體大都較小。深水珊瑚比起南枝珊瑚和美都珊瑚更具玻璃質感,生長中心點也不明顯,一般背後有裂紋。

 

最受關注的7種珊瑚12.jpg  

扁枝幹的淺水珊瑚

 

別名:淺水。

水深:600~940m

海域:中途島海域。北緯30°~32°,東經170°~180°。

最受關注的7種珊瑚13.jpg  淺水珊瑚一般呈現淺粉紅色,有點像三文魚的魚背、魚腹、魚尾的顏色有深淺不同,魚背的顏色較深,而魚腹的較淺。白色的淺水珊瑚比較少。至於這一珊瑚為什麼被叫做淺水珊瑚,筆者也很納悶,按說這種珊瑚的顏色比赤血珊瑚和桃色珊瑚深多了,為什麼被叫做淺水珊瑚,可能是相對於深水珊瑚9001800m的捕撈深度來說的吧。

淺水珊瑚正面的質地、顏色非常均勻、細膩,微透明。還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性是,它的枝幹是扁的,背後有蜈蚣紋一樣的凹槽,並且有槽沿。這些決定了大部分的淺水珊瑚都被加工成了橢圓或者心形的戒面、吊墜,或者是小珠子,這主要是由於耗材所決定的。

最受關注的7種珊瑚14.jpg  過去,臺灣地區捕撈珊瑚的船隻在中途島最多時高達80餘條,由於當時缺少價格統籌,導致相互壓價,最便宜的時候一度虧本經營。後來由於種種原因,人們不再在中途島海域捕撈珊瑚,導致該海域的珊瑚捕撈停滯了20年之久。2005年,臺灣南方澳的船隻再度駛往中途島,收穫了6噸白珊瑚,但是其中倒枝珊瑚占了大半,而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20年前拖網捕撈所導致的結果。

 

 

嬌小可人”的美都珊瑚

 

別名:粉紅珊瑚、Mid CoralMidwayCoral

水深:170~500m,絕大多數在400~450m

海域:中途島海域。北緯30°~36°,東經170°~180°。

中途島紅珊瑚區域很廣,即使是在同一個位置,也會因水深不同而導致品種的差異。早在1967年日本的珊瑚船就在此捕得過大量的紅珊瑚。臺灣地區珊瑚業者對這裡也有很大的興趣,但由於不知道紅珊瑚具體的方位,常常無功而返。後來,台北海寶珊瑚公司的蘇登山因為和臺北的一些日本珊瑚企業交往頻繁,從而得到了日本珊瑚船在中途島作業的準確位置,使得臺北、澎湖船隻分別於1975年的5月和7月駛往中途島東經173°、北緯33°處。當時中途島的活枝珊瑚占了三分之二,倒枝占了三分之一。這裡的南枝白珊瑚非常多,水深多在200~400m之間。並且這裡的海底地貌為比較平緩的崖面,開採相對容易。5月去的船隻到9月回港時,獲得珊瑚3.24噸,銷售額高達900萬台幣。後面7月去的船隻也獲得了價值400萬台幣的珊瑚。

最受關注的7種珊瑚15.jpg  美都珊瑚的水深大多在400~550m之間,枝幹比較細小,一般在5~15mm之間,中心生長的白芯比較明顯,位置較偏後,正面的顏色、質地很均勻。顏色淡紅,比淺水珊瑚稍深稍豔,剛剛倒枝不久後有白皮、紅皮,也有黑皮和蟲洞。枝體比南枝珊瑚細小,一般用來做戒面,枝體大的也可用來做雕件。美都珊瑚類似淺水珊瑚,但是比淺水珊瑚顏色偏粉橘,白芯比較明顯,位置也偏向背後。

 

 

 粉白美人”——南枝珊瑚

 

別名:南枝、南枝粉、White Coral

水深:170~450m

產區:中途島海域。

最受關注的7種珊瑚最受關注的7種珊瑚16.jpg  南枝珊瑚顏色上有白色和粉色,白色的稱作“南枝白”,粉色的稱作“南枝粉”。南枝珊瑚和美都珊瑚同產於中途島海域,只是由於水深不同而導致品種不同。南枝珊瑚一般生長在170~450m的水深之間,白色居多,粉色很少。用粉色南枝珊瑚做的小雕件要高過白色南枝珊瑚的價格。南枝珊瑚有一個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其細小的枝杈多生長在背面。南枝珊瑚區別於淺水珊瑚的特點就是其截面是圓的,而淺水珊瑚的截面是扁的。粉色南枝珊瑚的顏色中多有零星紅點,而美都珊瑚的截面雖說也是圓的,但是顏色則是偏橘色的。南枝珊瑚的顏色潤澤喜人,多被加工成15mm以下的佛珠和小雕件,多被日本顧客所購買,稍大一點的會被雕成花鳥魚蟲人物牌等小雕件。

 

 

 

 

資料來源:玉器百科、國土珠寶檢測

 

 

 

 

arrow
arrow

    席麗詩寶石藝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